广东领跑低空经济:千亿产业集群崛起,无人机“飞”向全球

千亿规模成型 广东成低空经济发展“领航者”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截至2025年,广东省低空经济总体规模已超过千亿元,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数据显示,广东集聚了1.5万余家与低空经济相关的企业,涵盖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生产、运营服务及产业金融等全链条环节,形成了日趋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

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白玉介绍,广东坚持军地协同、全域改革、省市联动,系统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体系优化。目前,全省正在加快建设低空飞行综合服务平台,并融合5G-A、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完善通信、导航、监视及气象保障网络,打造“低空智慧大脑”。

产业实力强劲 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在低空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大的产业优势。据统计,广东汇聚了全国30%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在细分市场中尤为突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占全国95%,工业级无人机占54%,均居全国首位。

龙头企业表现亮眼。亿航智能推出的EH216-S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已获得全球首张标准适航证和企业运营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也即将进入量产阶段,预示着未来城市出行方式的变革。

此外,广东围绕无人机传感器芯片、飞控系统、高密度电池等关键环节,部署了18项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强化自主可控能力,提升整体产业链竞争力。

创新驱动+场景赋能 多元融合格局加速形成

广东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编制《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图谱》,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和技术路径,引导资源高效配置。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城市、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

目前,全省已开通无人机航线超700条,年飞行架次接近80万次,初步建成覆盖办公区、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等多类场景的低空物流配送网络。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率先建成一批低空起降场(点),并开通多条直升机跨市航线,助力低空运输网络逐步成形。

在公共服务方面,广东构建起省域数字政府无人机工作体系,为人居环境治理、公共安全、社会治理提供高效支撑。医疗救援领域亦取得突破,全省正加快布局30分钟航空医疗救援网络,低空急救能力显著提升。

基建先行 技术融合助推产业升级

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截至2024年底,广东已开通5G-A基站超1.1万个,为低空飞行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通信保障。结合北斗定位和卫星互联网技术,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精准监控与调度。

与此同时,低空监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通过构建统一的低空飞行管理平台,整合空域资源、飞行计划、气象数据等信息,实现从“看得见”到“管得住”的转变,为未来大规模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与资本运作高级研修班

广东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的深度演进,也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对于希望深入了解低空经济投资逻辑与产业发展趋势的企业管理者而言,【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与资本运作高级研修班】提供了专业学习平台。

课程聚焦低空产业链关键环节,涵盖政策解读、技术趋势、商业模式、投融资策略等内容,帮助学员把握行业机遇,提升战略决策能力。详情请访问这里。

该研修班适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低空经济领域企业高管、投资机构专业人士等参与,助力各方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