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产业正迅速升温,成为万亿元级别的市场。据民政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占比15.6%。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加至约40.6万亿元。面对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多点发力,抢占养老产业的新高地。
医养融合:构建跨周期多层次收入结构
在养老服务方面,不少上市公司选择“医养融合”作为突破口。例如,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安诺新程国际康养中心,不仅与浙江大学医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深入合作,还全面引入了日本静冈养老集团骏府葵会的专业管理体系和认知症照护经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魏晨阳指出,地方政府在土地政策和财政支持方面的积极态度为企业营造了有利环境,医养融合模式通过引入康复、护理、旅居及健康保险等要素,构建了跨周期、多层次的收入结构。
适老化改造:满足多样化需求
适老化改造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克而瑞漾美研究预计,2025年养老设施建设、改造及装修市场规模将达到7755亿元,居家适老化改造市场规模将达到1174亿元。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适老化家居体验中心”试点,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多种适老产品,广州尚品宅配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则从定制适老化、宅配适老化、家电适老化三大维度入手,满足老年群体对居家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需求。
智慧养老:AI智能体与机器人助力
在“智慧养老”领域,上市公司通过AI智能体和机器人等新技术开拓新场景。国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居家养老和健康管理领域,打造“专业型”智能体,实现“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服务。苏州麦迪斯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围绕医院、康复中心、养老机构等场景推广康养机器人,提供软硬结合的智能养老解决方案,并与华为、优必选等企业合作共建群体智能平台。
当前,养老产业正在从政策驱动走向产业共振。在这万亿元级市场中,谁能真正读懂老龄群体的真实需求,谁就有可能跑出发展“加速度”。
如您希望深入了解企业在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及IPO上市等方面的实务操作与战略规划,欢迎参加【企业资本运作与IPO上市实务研修班】。课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相关研究机构联合打造,系统讲授企业融资、并购整合、合规申报等关键环节,适合企业高管、法务、财务负责人及投资机构从业者学习。为期一年的学习周期,每月集中授课一次,帮助学员掌握资本市场的核心规则与实战技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