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退出新路径:科技金融生态的优化与创新

在江苏省宿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斗智联(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地生产汽车智能中控导航产品。这一场景不仅展示了制造业的活力,也象征着科技与资本的深度融合。近日,7部门联合发布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聚焦于“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渠道”,通过多元化退出路径、市场基础设施优化及政策工具创新,解决创投领域长期存在的“退出难”问题。

打通资本循环的关键一步

创业投资作为连接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重要纽带,其退出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科技金融生态的循环效能。通常情况下,创业投资基金设有7至10年的存续期限,需完成募投管退的闭环操作。然而,私募股权基金在未上市前的流动性较差,导致投资者和管理人面临退出难题。为此,《政策举措》提出优化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旨在提升整个行业的资本周转效率。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关键角色

区域性股权市场在促进私募股权基金份额转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市场不仅能帮助私募基金精准对接专精特新企业,还能提供权益登记、托管和清算服务,降低投后管理成本。自2020年7月试点启动以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上海市支持各类国有基金份额通过股交中心开展转让试点,优化审批程序;江苏省则提出支持各类基金份额进场交易,完善份额转让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S基金市场的崛起与发展

S基金专注于收购和转让存量私募股权或基金份额,是全球成熟市场解决股权流动性的重要工具。随着国内S基金市场的逐步发展,如上海S基金交易平台的设立,截至2024年底,累计成交规模已达339.05亿元。S基金的发展不仅为早期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解决方案,还吸引了社保、险资等长期资金加大对科技领域的配置,推动PE/VC市场形成合理的估值闭环。

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的新突破

《政策举措》还提出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试点,允许将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通过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向投资者进行分配。这项试点工作自2022年启动,具体来讲,允许普通合伙人(GP)将所持上市公司股票直接分配给有限合伙人(LP),以规避传统减持方式带来的市场冲击。这不仅解决了股权变现难的问题,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灵活选择的机会。

如您希望深入了解企业在资本运作、并购重组及IPO上市等方面的实务操作与战略规划,欢迎参加【企业资本运作与IPO上市实务研修班】。课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相关研究机构联合打造,系统讲授企业融资、并购整合、合规申报等关键环节,适合企业高管、法务、财务负责人及投资机构从业者学习。为期一年的学习周期,每月集中授课一次,帮助学员掌握资本市场的核心规则与实战技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