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持续深化,政策重心从“基础建设”向“系统性提升”转变。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人社部等四部门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标志着我国正通过跨领域协同、机制创新和平台支撑,推动营商环境由“量”的改善转向“质”的跃升。
电力服务“五化”目标重构企业用能体验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意见》围绕“获得电力”这一关键指标,提出到2029年基本实现“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五化”目标。该目标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着力提升办电效率、供电稳定性和绿电消费比例,推动电力服务从单一保障型向综合能效管理型转型,为企业提供更优质、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人力资源与制造业融合进入实践阶段
人社部联合工信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印发通知,决定在30个具备条件的城市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2025—2027)。此次试点旨在构建面向制造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培育专业服务机构,打造融合平台载体,并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服务模式和政策路径。此举有助于缓解制造业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增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
地方创新不断涌现,服务企业更加精准高效
北京推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对企服务事项清单》,涵盖初创设立、经营成长、高质量发展及权益保护四大阶段共74项服务内容,推动从“企业找服务”向“服务找企业”转变。重庆启动中小企业“千帆出海”行动,从市场对接、金融支持、人才供给等方面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广州荔湾区则通过“预约式”执法服务机制,构建生态环境“事前服务”新模式,推动柔性监管与企业自治结合,形成政企协同治理新范式。
如您希望深入了解如何构建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欢迎报名参加【人力资源总监实务高级研修班】。课程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权威机构开设,聚焦实战导向的人才识别、激励机制、组织效能提升等核心议题,适合企业人力资源高管、培训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专业人员报读。通过为期一年的系统学习,帮助学员掌握前沿管理理念与工具,提升组织竞争力与人才战略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